第1091章 敲打(1 / 2)

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1606 字 19小时前

第1091章 敲打

大明的郑和七下西洋虽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帷幕,却因为各种原因后续中断。而接下来的上百年间,西方各国却后来居上,通过大航海探索了这个世界,从海外获得了巨大财富,由此展开变革从而强盛起来。

如今大明已准备在朱慎锥的支持下继续向海洋探索,建立南洋和北洋海军,并把皇子和宗室外封,收复小琉球也就是台湾岛,这些举动正是为这一切所做的准备。

但这依旧不够,大明对外沟通中断了许久,整个大明除了东南沿海区域外,普通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广阔和真相。哪怕就算是东南沿海,真正知晓的人也不算多,那些只懂得之乎者也的读书人更是抱守残缺,依旧陶醉在天朝上国梦幻之中呢。

假如现在再不迎头赶上,那么未来的大明就会和历史上的大清一样不断固守自封,最终脱离世界的发展。这可不是一件好事,现在的天下早就变了,天下不仅限于中华一片区域,而是真正的天下。在这个大变革时代,大明必须抓住最后的机会,一旦错过悔之晚矣。

王夫之这本《西行漫笔》不仅拥有巨大的军事和政治价值,更是能让人清醒看明白这个世界的最好第一手记录。在粗略看完这本册子的时候,朱慎锥心中就有了打算,他准备把王夫之的《西行漫笔》让人重新整理,去掉一些政治敏感的东西,然后再添加些一些所需要的内容进去,增加一些趣味性进行正式刊印发行,让大明的士大夫包括百姓们都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,也让所有人感受到真正的天下究竟有多大。

想到这,朱慎锥凝神考虑着由谁来做这件事更为妥善。他第一个想法自然是让王夫之自己来,毕竟王夫之作为当事人,而且他身上的官职也是翰林院侍读,做这件事最为贴切。

可仔细一琢磨觉得又不合适,这本册子虽是王夫之所写,可他现在刚回到大明,三年的艰辛立功甚大,朱慎锥已经决定升他官了,何况张锡钧那边早就盯上了他,希望他尽快去总理衙门任职。

如果是这样的话,王夫之恐怕就没那么多精力做这件事了。而且朱慎锥会在这本册子中进行删选和增添,以王夫之的性格就算不反对恐怕对此也是有些异议的,再加上要论文笔文章,朝廷中比王夫之强的人多了去了,何必非得辛苦他呢

朱慎锥留意到了一旁的宋王朱敏澄,见他正好奇打量自己手里的这本册子一副意动的模样,心中突然微微一动,笑了笑随手就把册子递给了他。

“你不是即将外封么这本册子倒可好好研究研究,你拿去仔细看看,看不明白的可直接去向王爱卿请教,这些日子等读完后再来见朕,告诉朕在其中看明白了什么。”

“谢父皇!”朱敏澄顿时大喜,连声道谢,乐呵呵地把这本《西行漫笔》给接了过去。

随后朱慎锥又和王夫之他们聊了些关于出使的事情,仔细听着讲述着在欧罗的一些经历,说到有趣之时,朱慎锥不由得哈哈大笑,就连太子和宋王也是听得津津有味。

这一召见就是小半日的时间,中午时分朱慎锥特意在乾清宫赐膳,留两人用了膳食。等到用完午膳后,太子和宋王先行告辞离开,毕竟他们今天只请了半天假,下午还需回军校继续学业。

太子和宋王走后,朱慎锥又和他们交谈了片刻,随后就示意他们先回去歇息,这时候王夫之和郑鸿逵连忙起身告辞,但等出了乾清宫还没走远,郑鸿逵就被人叫住,郑鸿逵示意王夫之先走,他等王夫之远去后,转身跟着喊住他的小太监重新回到了乾清宫。

“陛下……。”

短短一炷香的功夫,郑鸿逵再一次坐在了刚才坐过的凳子上,看着面前的朱慎锥心中略有忐忑。

“不必慌张,朕喊你来只是有些话要同你私下说。”见郑鸿逵这副表情,朱慎锥淡淡笑着说道。

郑鸿逵应了一声,双手放在膝上,虽表情放缓,可心中依旧七上八下,不知皇帝喊他回来究竟要聊些什么。

端起边上的茶盏,朱慎锥喝了口茶,开口问道:“你回来这一路上,郑芝龙兄弟和福建水师之事应当知晓了吧”

“回陛下,臣已知晓。”郑鸿逵心中一动,连忙回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