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5章 类同的想法
这场战争中,英国是苦主,法兰西才是侵略者。
首先发动战争的是法兰西,但后来在战争中占据上风的却是英国。英国在起初的被动挨打防守后逐渐站稳脚跟,并开始反击法兰西,甚至兵峰最强时在克勒西战役中俘虏了法兰西国王约翰,之后又在普瓦提埃战役俘虏了国王的弟弟查理,阿金库尔战役中更是以少击多大败法兰西军队,甚至差一点把法兰西灭国。
假如不是法兰西横空出世圣女贞德这样的人物,带着法兰西人进行顽强抵抗,并在奥尔良战役中击败了英军,获得了大胜话,法兰西还存在不存在还是一个问题呢。
至于圣女贞德的死,说起来虽是英国人干的,可实际上却是因为法兰西国王、贵族和教会的联手出卖和背叛了她才导致的结局。而且俘虏她的人也不是英国人,是勃艮第公国的勃艮第公爵,勃艮第公国本就属于法兰西王室,在战争中背刺出卖并俘虏了贞德,然后再把她亲手送给了英国人。
英国在其中仅仅做了一件错事,就是因为战局的不利恼羞成怒,以宗教裁判的理由烧死了贞德,这让整个战局从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由于贞德的死激起了法兰西上下对英国的仇恨,再加上法兰西国王的鼓动和天主教庭的帮助,最终实施了对英国军队的反攻,而导致这场战争的彻底失败。
此战后,英国最终丢掉了欧罗巴大陆的领土,全部力量只能退居岛上。而且因为这场战争的缘故,英国和法兰西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,双方有着很深的矛盾,就算之后两百年中出于某些政治因素临时联手,往往也会各自防备。
查理二世作为曾经的储君,现在名义上的国王当然明白这些,他在欧罗巴这些年也曾经求助过法兰西王室,希望法兰西王室能够帮自己返回英国。不过法兰西王室提出的条件实在太苛刻,查理二世很难接受。假如不是因为王夫之等人来到欧罗巴,并在葡萄牙被查理二世认识的话,说不定等查理二世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会答应法兰西的要求了。
“大明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,作为未来的英国国王,我希望能够得到大明的友谊和支持,如果陛下允许的话,等欧罗巴局势发生变动,尤其是英国国内情况有变化的时候,陛下如能对我伸出援手,我将感激不尽,永远铭记大明的友谊!”
面对查理二世这番话和他目光中带着殷切,朱慎锥淡淡笑了。
他说道:“欧罗巴距离大明实在是太远了,您就是从欧罗巴来的,当然明白从欧罗巴来到大明需要多少时间。等欧罗巴那边的消息传来,就算朕愿意帮您,可这么长的时间,等您回到欧罗巴难道不觉得有些晚了么”
“陛下,感谢您的仁慈,您所说的这点我心里也明白。”查理二世坦率说道:“我来大明并不会停留太久,英国国内的政局主要是因为克伦威尔,在我出发之前曾经得到了英国国内的消息,克伦威尔的身体状况不错,而且以他的年龄在近几年时间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。”
“但是他毕竟不年轻了,而且他并非英国国王,仅仅只是一个所谓的护国主。一旦几年后他年老病倒,甚至死亡的话,他所掌控的权力必然崩塌。虽然我流亡海外,可国内承认我身份的贵族和国民并不少,许多人也希望我能回国担任国王,只不过因为克伦威尔的缘故做不到这点罢了。只要他一死,再加上陛下您的帮助,等我回到英国登上王位的可能性极大,如果陛下能让我登基为王,未来英国和大明就是盟友之国,我将以祖先和国王的荣誉发誓,此生一定维护双方的友谊,誓守盟约!”
听到查理二世这么说,朱慎锥的眉毛不由得一挑。不得不说查理二世给出了极大诚意,他虽然暂时拿不出实际的东西,可以他的身份能许下这个诺言却表现出了足够态度。
而且现在的英国虽然并不算真正的强国,但作为一个海洋国家英国的潜力却是巨大的。尤其是朱慎锥比任何人都清楚未来英国作为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强盛,能够和这样的国家成为盟友,对于大明来说是件好事。
何况大明在东方,英国在西方,双方没有实际的利益纠纷,更没任何矛盾。双方携手未尝不可,就算大明之后在新大陆进行外封和移民,那也只是在新大陆的西部地区,这个地区现在欧罗巴各国根本就没涉足呢,东部地区英国和法兰西各占一块地盘,双方后续很可能因为殖民地爆发战争,如果未来这场战争打起来,大明能以英国盟友的身份介入战争,说不定还能捞到一些好处。
再者,中国的历史上外交策略向来就是“远交近攻”,这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各国的国策,而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也是如此,比如汉武帝要对付匈奴,派使者前往西域就是为了拉拢西方的大月氏国结为盟友联合出兵,再比如历史上北宋联金灭辽,南宋联蒙古灭金的政策都是出自于这个基础。只不过宋朝自己不争气,高估了自己实力并且在战争中被人看到了弱点,这才有后来北宋和南宋灭亡的结局。
“您打算在大明呆多久,又准备何时返回欧罗巴”朱慎锥没有正面答应对方的请求,反问问出了这个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