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9章 回京觐见(1 / 2)

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1628 字 19小时前

第1089章 回京觐见

对于查理二世夫妻觐见的礼仪,大明方面进行了讨论,最终以传统藩王觐见的方式来进行安排。

按照规定,藩王觐见皇帝的礼仪中,大朝时需要进行八拜行礼,常朝时则行一拜叩头之礼,也就是说查理二世见到皇帝时必须磕头行礼,对于这点朱慎锥表示了同意。

虽然早在阿道夫上次觐见的时候就以外臣的礼仪大礼参拜皇帝,但朱慎锥却想看看查理二世是否会抗拒这个礼仪。毕竟在他的记忆中,后世大清的时候英国使者来到中国,为了是否向皇帝磕头可是进行过激烈争执的,最终经过多次协商,英国使团才同意在乾隆皇帝的万寿宴上进行三跪九叩的礼仪,而其他场合只以单膝行礼。

那时候的英国已进入“日不落帝国”时代,开始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。而现在的英国却还没有这种深厚底蕴,而且如今的大明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,欧罗巴虽在大航海时代兴起,但相比大明而言还差得远呢。

至于被“我大清”所津津乐道,所谓洋人膝盖不会打弯,跪不下来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,那只不过是大清君臣上下自欺欺人以掩人耳目的行径罢了。但可笑的是,这种说法却被后来的大清君臣所接受了,他们用自己宣传出来的谎言把自己都给骗了,最终在道光时期双方因为贸易开战后,大清的将军们甚至还以此为击败对手的“良药秘方”,意图用这种方式在战场上获胜。

当然了,结局是显而易见的,这场战争大清最终输了个一塌糊涂,一下子打断了大清君臣们的脊梁,从而开始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。这话扯的略微远了些,转到现在这个时候,在张锡钧等人把对方觐见礼仪方案送到朱慎锥这边的时候,朱慎锥很快就批准了。

西方人不是不会跪拜,要说跪拜西方人跪拜的历史可长久的很,甚至许多场合之下比大明这边更为谦卑。

比如普通百姓对贵族的跪拜,臣子对君主的跪拜,还有君主对教宗的跪拜等等,为了表示跪拜的诚意,他们甚至会在跪拜时匍匐而前,去亲吻对方的靴子,这种带有屈辱性的做法在中国却是没有的。

说起大明礼仪中的跪拜,这仅仅只限于特殊场合的“礼”而已,很少在普通场合出现。从这点来说,实际上西方人跪拜熟练的很呢,膝盖也软的很,对此更没有什么心理障碍,当年阿道夫来的时候就跪的干脆利落,现在查理二世来到大明,这位名义上的英国国王又会怎么选择呢

很快就传来消息,查理二世非但没有抗拒大明提出的礼仪,反而兴致勃勃地跟着来人学了起来。

在学习的过程中,查理二世还向教授自己的大明官员询问这礼仪的来源,对于这位国王,大明派出的官员们待他很是尊敬客气,双方接触下也对好学直爽的查理二世有了好感,不仅耐心指导他学习大明的礼仪,还回答了他这些关于礼仪背后的历史文化,这让查理二世更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
从济南来京的一路上,查理二世夫妻边跟着来迎接自己的大明官员们学习这些礼仪,了解大明的一些规矩,同时也在仔细打量这个帝国的情况。

虽然相比南方沿海城市,直隶这些地方从地貌和气候和南方有所差别,而且在之前经历了战火后,许多地方虽已恢复了生产,加上这些年商贸的推动渐渐繁荣,但依旧相比南方略有不如。

可就算这样,大明的强盛还是给查理二世留下了深刻印象,等他们一行人最终抵达京师的时候,一眼就被京师的宏伟巨大给惊得目瞪口呆。在抵达京师之前,查理二世曾经猜测过大明京师的面貌,但就算在见过广州、厦门、福州等地的繁华后,他也从未想过这天下居然会有如此的巨城。

尤其是当看见京师无比宏伟的城墙,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城廓时,这一幕给查理二世带来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,而当他们进入京师,又知道整个京师居然拥有高达120万人口的时候,查理二世已惊的说不出话来了,整个人都呆住了。

按照规矩,藩属国的使者进京应由鸿胪寺和会同馆安排住处,但查理二世夫妻的身份不同,自然不可能和普通使者一般安排。在征求了朱慎锥的意见后,特意把他们安排在了十王府,也就是后世的贤良寺这边居住。按理说十王府是皇子的居所,这里是皇室成员在成年后未就藩的住处,但眼下的大明十王府却是空置的,当即皇帝虽有好几个皇子,可成年的皇子就两位(不包括蒙古的腾格尔兄弟),一位是太子,一位就是宋王。

太子自然是居住东宫,宋王虽已成年但因为在军校学习的缘故暂时还居住在皇宫中,而且朱慎锥也已答应了宋王朱敏澄外封新大陆,宋王即将大婚,等大婚后就是开始着手准备外封了,因为这个原因,宋王并没搬出皇宫,所以也没住进十王府。

十王府名义上虽是皇子的“集体宿舍”可这里的条件自然要比会同馆那边要好了许多。而且十王府就在皇宫边上,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,查理二世作为英国国王,哪怕是名义上的国王也不是普通外藩使者能相比的,按照大明的惯例,外藩君王在大明等同于郡王待遇,此外还有朱慎锥特意交代的一些安排,这才把他们夫妻安排在了十王府。